打开股票软件的那一刻,不少人都被固态电池板块的行情震惊——那些前几天还因“技术突破”被追捧的股票,一夜间集体大跌。先导智能、天奈科技等常见热门股,跌幅均超过8%,甚至亿纬锂能一天就下跌了10%。当天成交额高达35亿元,两融资金还净流出2.3亿。原本被认为是新能源“下一风口”的固态电池,几天之间迅速被市场抛售,变化之快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。
这轮快速下跌,首个信号其实出自券商公告。10月9日,中信与国泰君安等头部券商悄然调整了规则将包括先导智能、天奈科技在内的5只固态电池相关股票的两融折算率从50%直接降为0。别小看这一变化,对投资者来说,意味着这些股票无法再作为“担保品”来加杠杆操作。一些股票半年涨幅高达40%~60%,不少人通过杠杆获益颇丰,如今杠杆通道被关闭,资金压力瞬间凸显。以先导智能为例,当天成交量比前一日激增四成,市场波动骤然加剧。
资金这一因素并不足以引发如此大幅的调整,核心问题其实在于市场“预期”和真实进展之间的落差。许多投资者认为固态电池很快就能实现规模化量产,成本也会迅速降低,只是现实远不如理想。当前全固态电池生产成本是液态电池的3到5倍,主要是关键材料硫化锂价格居高不下。即便半固态电池成本已降至0.87元/Wh,距离液态电池的0.6元/Wh还有一段距离,预计最快要到今年底才能缩小差距。量产时间方面,原本有消息称2026年能实现装车,而实际进度普遍被推迟到2027年,比亚迪、一汽等车企在规划里也都把全固态电池示范车时间延后到这一年。亿纬锂能成都基地虽布局了100MWh产能,目前设备还在调试,投产时间也比预期晚了一年。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技术障碍尚未完全突破。前段时间“固态电池突破”等消息层出不穷,板块随之炒热,导致不少股价脱离基本面。尽管中科院近期确实解决了电解质与电极接触难题,亿纬锂能“龙泉二号”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/kg,但全固态电池仍有不少难点。例如硫化物电解质遇水有毒,生产时需要使用惰性气体防护,大规模生产极为复杂。目前全固态电池循环寿命仅约为液态电池的十分之一,手机充电十次电池性能就大幅下降,更别说用于汽车等场景。技术挑战摆在眼前,资金自然不再盲目冲入,板块回调也就难以避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板块调整并不意味着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终止。政策层面,工信部已经设定目标,不仅投入60亿专项资金研发,还要求到2027年前培育3到5家世界级龙头企业。市场需求巨大,预计到2030年全球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,渗透率攀升至8.4%。企业动作也不断推进,先导智能固态设备已销往海外顶级厂商,海外订单约占25%;亿纬锂能成都基地面积达11000平方米,全面投产后可制造近50万颗电芯,并规划在2028年推出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/kg的全固态电池,技术迭代持续推进。
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本就不是一步到位。锂电池从无到有也历经多轮波动,才有了如今电动车普及、充电便捷的局面。现阶段固态电池板块的调整,究竟是暂时机会还是行业洗牌关键时刻?如果你关注这一赛道,或者持有相关股票,不妨聊聊你对行业和板块的看法,一起交流趋势和预期。
我要配资网股票平台,配资官网开户,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